白樹薯20240110,挖一棵
我的經驗是:白樹薯長得較黃的多
19斤樹薯,洗出4斤粉
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564)
- Jan 13 Sat 2024 18:15
用來做菜包皮的樹薯粉
- Jan 12 Fri 2024 06:34
喝浸泡式的茶粉
- Jan 07 Sun 2024 18:16
今年種的這些菜,可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
- Jan 07 Sun 2024 11:54
(CAGR)亞太地區營收成長最快前500企業
https://udn.com/news/story/6811/7034182
Counterpoint Research週三發表報告指出,2024年生成式AI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初估將超過1億支、2027年預估上看5.22億支,這段期間的平均複合年增率(CAGR)高達83%。
英國「金融時報」今天發布2023亞太地區高成長企業排名,有500家企業入榜。台灣方面有15家企業入列,排名最高的來自金融科技產業,數量最多的則是資訊科技和軟體業。
- Jan 07 Sun 2024 05:58
蔬菜餅嗎或披薩
牙口不好,自種的蔬菜又太老(纖維多會卡在牙縫),丟掉太可惜,想想只有這蔬菜餅最對胃!
果汁機打好,倒入平底鍋(其實只要撈葉菜多的部分,剩餘的仍留在果汁機冰起來,下回用……懶得清洗果汁機,且多水的菜汁也不要浪費)
加高筋麵粉,現在試自磨的米粉添加,加些酵母菌及糖,以湯匙攪拌至適當黏稠度,隔天早上煎烤(是煎、或烤,無定論,反正在平底鍋,非常小之小火)
- Jan 06 Sat 2024 04:49
關閉自動啟停功能?
https://ddojoy.com/doc_ZjlGa0krWEJaNDJ4akYvOUxGeWVQdz09#qcsy
- 我想是人民幣……一年六十升能省四百多元,
- 我的車是2016年的YETI。這裡說的「踩剎車一停頓馬上熄火」……YETI沒這現象。
- 「自動啟停一工作,發動機就熄火了,車內就沒有冷氣。」……沒什麼感覺!停個紅綠燈也不過一分鐘,車內應還有冷「氣」
- https://www.102like.com/p11999.asp
自動啟停這個功能在以前都是高配車才有的,可是現在幾萬塊的車都成了標配。我家里的車也有自動啟停的功能,不過我每次一上車就把這個功能關閉了。身邊很多車友也都是一上車就關閉了,主要還是因為它的3大痛點很戳心。
自動啟停這個功能的主要作用就是省油,在每次停車等紅綠燈的時候都自動把發動機關閉,然后需要起步的時候再把發動機啟動,這樣一來每年是能省不少油的。因為汽車等紅綠燈的過程中怠速也會浪費油,我前兩天說關于熱車的問題的時候,有說過每天怠速10分鐘,一年下來就要怠速60個小時。
- Dec 18 Mon 2023 18:28
日本央行有可能解除殖利率曲線控管(YCC)政策,但不會輕易升息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5%9C%8B%E6%B3%B0%E4%B8%96%E8%8F%AF%E9%8A%80%E5%A4%A7%E5%92%96%E7%9C%8B%E6%97%A5%E5%9C%93%E5%9B%9E%E5%88%B0130%EF%BC%81%E3%80%8C%E4%BA%9E%E6%B4%B2%E5%A4%AE%E8%A1%8C%E4%B8%8D%E8%B7%9F%E9%80%B2%E9%99%8D%E6%81%AF%E6%9C%83%E9%9D%9E%E5%B8%B8%E6%A3%98%E6%89%8B%E3%80%8D-073622325.html
日圓、新台幣明年會升值到多少?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認為,明年聯準會最快6月開啟降息,幅度約3~4碼,亞洲央行全都嚴陣以待,若不跟進降息,亞幣都面臨極大的升值壓力,「亞洲央行不跟進降息會非常棘手」。他認為日本央行有可能解除殖利率曲線控管(YCC)政策,但不會輕易升息。日圓上看130元兌1美元,若美元指數升到97,新台幣匯率會來到30.5元。
國泰世華銀大咖看日圓回到130!「亞洲央行不跟進降息會非常棘手」。資料照片:中央社
- Dec 18 Mon 2023 12:08
最長壽的養生飲食秘訣
https://udn.com/news/story/6812/7647027?from=udn_ch2cate7225sub6812_pulldownmenu_v2
二○○四年,人口統計學家米歇爾.普蘭與喬凡尼.馬力歐.佩斯、義大利老年醫學專家路易吉.費魯奇與克勞迪歐.法蘭切斯基及其他同事,一起發表了以義大利薩丁尼亞島高山區的幾個村子為目標的研究論文。這些地方的百歲人瑞密集得驚人,高於薩丁尼亞島的其他地方。在研究初期的預測階段,他們隨手用藍色墨水標注這個區域,並稱之為「藍區」(blue zone)。
約莫同一時期,記者丹.布特納在《國家地理》的贊助下,出發尋找世界上最長壽的地方,他想知道為什麼這些人活得既長壽又健康,大致而言沒什麼老年人的身心疾病。遺傳當然是原因之一,但研究已證實人類的壽命長短與生活品質取決於生活習慣。
布特納招募了醫學研究者(包括普蘭與佩斯)、人類學家與流行病學家,以實證為基礎,尋找這些地區的環境有何相似之處。研究團隊在全球各地找到其他藍區,也就是平均壽命最長的地方,許多居民都至少活到一百歲。除了薩丁尼亞島,還有希臘愛琴海的伊卡里亞島(Ikaria)、日本沖繩、哥斯大黎加的尼科亞(Nicoya),以及加州的羅馬琳達(Loma Linda),這裡也是世上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教友人數最多的地方。
最長壽的人都吃什麼?
藍區居民的飲食裡,植物性食物約占九十五%至一○○%,包括生食與熟食。食物加工程度很低,通常只有幾種食材,偶爾也會吃發酵食品。
- Dec 14 Thu 2023 19:22
Facebook 活動紀錄 查看教學
- Dec 10 Sun 2023 15:58
基金也不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rTlUQ43cdE&ab_channel=Smart%E6%99%BA%E5%AF%8C%E6%9C%88%E5%88%8A
ETF很夯!但台股的主動式基金表現其實也很棒!過去10年,大盤的含息年化報酬率為10.16%,其中有將近一半的基金打贏大盤!而且定期定額每月存5,000元
- Dec 10 Sun 2023 05:45
手中有股票,心中無股價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223512
作者:李明良
在郭婉容擔任財政部長時,由於課徵證所稅,造成股市無量崩跌,郭部長有句股市名言:「不賣就不虧」。明明股價已腰斬,財富大縮水,財經首長拿不出辦法,還說風涼話,簡直把股民當傻瓜;郭下台,繼任財政部長的王建煊,面對仍跌跌不休的股市,也說了一句股市名言:「手中有股票,心中無股價」。股海不是作多就是作空的泛泛投資大眾,每天心繫的就是股票漲跌,有誰能有王「聖人」那種不食人間煙火的心境!
- Dec 04 Mon 2023 19:48
今年本季最得意的作品了……種菜
1.買了八百粒高麗菜、青花菜、白花菜種子,幾乎全軍覆沒……
2.主要原因:錯估形式。預想今年要把菜種得更好,算準時間,事先買好所謂的有機肥,要當菜園基肥;那知種子撒下去,久久未見發芽,約過了半個月,我才驚覺,那肥料有問題!
3.我猜想買到的是賣家「摻」了化肥的有機肥,導致土壤太鹹,種子發不出芽了。
- Dec 03 Sun 2023 17:53
南瓜品種
![]() |
貴族 |
![]() |
蜜本 |
![]() |
灰雁 |
![]() |
阿成 |
![]() |
牛奶、花生 |
金具具 | |
- Dec 02 Sat 2023 05:56
榮創是轉機股
- Nov 25 Sat 2023 14:25
我的貨車也有「顧路 kòo-lōo」的時候;寶特瓶也能小兵立大功
一、20230930(六)我的車在開往嘉義路上「顧路 kòo-lōo」了!
二、為何能這麼確定是9/30?因為這輛貨車,油錶不會動,公里數也不會跑;所以我固定每個月加一次油,把油箱加滿。以前曾注意過,加一 油,夠開一個月。
三、平時都要照顧外孫女,所以選週六,女兒女婿放假,特選每個月最後一個禮拜六,到嘉義「放空」一下!所以雖然已事隔兩個月,20230930(六)這天準沒錯。
- Nov 25 Sat 2023 05:33
名牌包與200元菜市場包,為何我選後者?
覽由於平常在佈滿精品的紐約工作、生活,這次回台灣,反而對在地的小攤販、菜市場比較有興趣。有一天,在逛菜市場時,看到一個在賣包包的攤販。板子上寫:一個包包,台幣200元。我從一堆散落的包包中,沒看到特別喜歡的,但一個掛在後面架子上的包包卻吸引了我的目光。
- Nov 23 Thu 2023 18:56
聯準會宣佈停止升息,就開始布局債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J4HFnVoIy4&ab_channel=MOMOTV%E7%B6%9C%E5%90%88%E5%8F%B0
很多投資人現在已在等待降息,以為聯準會一旦降息促進貨幣寬鬆,是新一波多頭行情開始的訊號,但吳嘉隆警告,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過去3次大通膨結束所帶來的3次經濟衰退,都是由降息敲響的警鐘。在實體經濟正式進入衰退前,聯準會會降息消除利率倒掛,但實體經濟已受到傷害,連帶全球股市重挫。因此,降息是個非常重要的指標,當開始降息時代表聯準會已從經濟數據嗅到異常,整個經濟形勢將向下轉向,這往往也是金融風暴的前兆,此時的操作建議轉趨保守,等待經濟落底後再找機會逢低布局。
- Nov 22 Wed 2023 06:31
孔子見淫亂的衛靈公夫人南子,其間之是非曲直
- Nov 20 Mon 2023 18:22
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的真偽
- Nov 17 Fri 2023 05:52
桃膠是中藥非「藥食兩用」食材,不得供食品原料販賣
https://heho.com.tw/archives/295318
日前台中一家知名湯品業者因販售桃膠湯,遭民眾檢舉,因桃膠屬於中藥材,不屬於中醫藥司規範的「藥食兩用」名單上,須領有中藥販賣業藥商執照才可販售,恐面臨 6 萬元罰則,讓業者喊冤不知情。
中醫師賴香君指出,衛福部中醫藥司過去幾年都會陸續針對哪些中藥材可以被列為食藥兩用的名單,進行討論與規範,過去在 102 年 6 月公告的「可同時提供食品使用之中藥材」品項,高達 216 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