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udn.com/news/story/7241/7115695?from=udn_ch2cate6644sub7241_pulldownmenu_v2

佳世達集團累積2年多管理7家連鎖藥局經營經驗,21日一舉宣布投資18億元參與丁丁連鎖藥局母公司諾貝兒(6844)私募普通股及公開收購股權,成為全台有90家丁丁連鎖藥局通路業者的最大股東,佳世達集團瞬間成台灣連鎖藥局通路一軍。


gniks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3/4/18 / 11:33:44

gniks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前都是四腳朝天……小青蛙睡姿
今天竟然側睡了……或許是趴著,不小心睡著的

imageimage

gniks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news.wearn.com/c1250186.html

2022年升息年,銀行股賺翻,但配息卻欲振乏力,除了股債未實現評價虧損外,事實上,還有一項關鍵指標,也牽動了配息實力。該項指標就是「普通股權益比率」。配息與否及普通股權益比率,這兩者之間到底有何關係?

銀行業有三大資本適足率,普通股權益比率、第一類資本比率、資本適足率,法定標準各是7%、8.5%及10.5%;若還是六家「大到不能倒」的銀行,資本要求更高,需在2025年分別各達到11%、12.5%及14.5%。

gniks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2981/7076899

益生菌是保健食品中的常銷熱賣的商品之一,已發展成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產業,業者宣稱這些產品會讓腸道充滿細菌,並以不同方式促進身體的健康。

但值得注意的是,療效是否被誇大,對於健康的人來說,益生菌提供的好處不多,而且可能弊大於利。

gniks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zh.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efinance/51807-2023-03-21-13-08-24.html

AT1債券是性質介於股票和債券之間的一種證券,AT1是「Additional Tier 1」(額外一級資本)的縮寫。金融機構破産時AT1債券的受償順序低於普通債券等,風險較高。特性是在發行人的資本充足率低於一定水平或者監管部門做出決策等情況下,會被強制性地減記本金或轉換為股票。2017年,西班牙金融機構人民銀行(Banco Popular)的AT1債券就遭遇了減記。

  

gniks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b7GM63axZU&ab_channel=R%E7%89%9B%E7%9A%84%E6%BC%82%E6%B5%81%E6%95%99%E5%AE%A4

1.等待景氣回落
2.綠燈乃進場時機
3.黃藍燈加碼

gniks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school.gugu.fund/blog/gugu_knowledge/9048454391

由邁克爾·哈奈特(Michael Hartnett)領導的美銀團隊預測,今年上半年將出現一種被稱為「不著陸」(no landing)的情景,即經濟增長下央行可能會在更長時間內保持強硬立場。他們在2月16日的一份報告中寫道,這可能會在2023年下半年出現「硬著陸」(hard landing),打擊美國下半年股市。經濟硬著陸指的是採用強力的財政貨幣政策一次性在較短的時間內,通過犧牲較多的國民收入將通膨率降到正常水平。

經濟硬著陸

  1. 根據近期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發布的預測定義,硬著陸的定義是在未來 10 季中, GDP(年增率)至少有一季增速低於 -1%。
  2. 採用強力的貨幣政策緊縮手段來降低通膨,導致經濟成長急遽下降,同時伴隨國民收入減少與失業潮,如同飛機高速著陸。
  3. 簡單來說,硬著陸是由於經濟體質較差或是升息幅度過大,導致對經濟傷害較為劇烈!
     

經濟軟著陸

  1. 根據近期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發布的預測定義,軟著陸的定義為在未來 10 季中,GDP(年增率)皆維持正增長。
  2. 經過適度調整貨幣政策,讓經濟溫和平穩的回到適度成長區間,且過程沒有發生大規模的失業或陷入經濟衰退,如同飛機減速緩緩降落著陸。
  3. 簡單來說,經濟軟著陸就是儘管升息對經濟有所傷害,但傷害的幅度不大,總體經濟還是抱持成長!

經濟將衰退?硬著陸機率高?

但GDP成長2022年 -0.6、-0.5 是如何算出來的呢?

image

gniks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www.stockfeel.com.tw/%E9%80%9A%E8%B2%A8%E8%86%A8%E8%84%B9%E6%8C%87%E6%A8%99-cpi-pce/

或許大多數人會以為,我們耳熟能詳的 CPI 才是 FED 關注的指標,但是由於 PCE 調查的範疇較 CPI 來得更為廣泛,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統計,PCE 總額約占全國 GDP 的 70 %, CPI 涵蓋範圍僅約 PCE 的 75 %;以及較不會受到單一商品,例如石油、食品價格的劇烈波動影響,因此實際上 PCE 才是 FED 在制定貨幣政策時的指標;最後一點則是 PCE 的調整頻率較頻繁,更能反映實際的通貨膨脹情形。


gniks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G0yWA6r9Cw&ab_channel=%E6%B8%85%E6%B5%81%E5%90%9B
https://udn.com/news/story/12806/6763284

為高殖利率買債券ETF?近期大量資金流入各種類型的債券ETF。主要是因為市場預期聯準會11、12月將各升息3碼機率驟升,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至4%多,很安全又有較高的配息,簡直是散戶的最愛。像是00697B(元大美國政府2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到4%多。再加上擔心聯準會持續升息,會引發全球經濟衰退,大家普遍對股市望而卻步。然後股市一直跌,代表明年之後聯準會可能會降息救市,這時候買債券感覺非常有利可圖,此時不買更待何時?聽起來相當完美,可以買低賣高又有高配息。在股市擇時通常被認為不可行,但為什麼在比股市更有效率的債市進行擇時就是可行的呢?這樣操作背後又多承擔什麼風險呢?

gniks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