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sohu.com/a/809175975_121124705
李阿姨是我多年的老病人了,最近因為高血脂的問題,頻繁地來找我調理。聊起日常飲食,李阿姨提到自己一直聽說核桃是“長壽果”,富含Omega-3脂肪酸和多種微量元素,對心腦血管有好處,於是每天都堅持吃。這本是極好的養生習慣,但問題就出在這“堅持”二字上。
據最新的醫學研究資料顯示,核桃等堅果確實富含健康脂肪和營養素,適量食用對心血管健康有益。然而,對於老年人,特別是像李阿姨這樣已經患有高血脂的人群來說,任何“過量”都可能成為健康的負擔。過量攝入堅果,尤其是加工過的、鹽分或糖分含量高的堅果,不僅會增加血脂水準,還可能引發肥胖、糖尿病等一系列慢性病。
警惕!這3種堅果,高血脂患者慎食
夏威夷果:油脂大戶,需節制
夏威夷果,以其獨特的奶油香味和豐富的營養價值深受喜愛。然而,它同時也是油脂含量極高的堅果之一。據最新營養學研究顯示,每100克夏威夷果中含有約76克的脂肪,其中多為不飽和脂肪酸,雖對人體有益,但過量攝入無疑會增加血脂負擔,對高血脂患者尤為不利。
腰果:美味背後,鹽分隱憂
腰果,口感香脆,是許多人休閒時的首選。但市面上售賣的腰果,為了提升口感,往往添加了較多的鹽分。高鹽飲食是高血壓的重要誘因之一,而高血壓與高血脂常常並存,形成惡性循環。因此,高血脂患者在選擇腰果時,應儘量選擇原味、低鹽或無鹽產品,並控制食用量。
杏仁:營養豐富,但需適量
杏仁,被譽為“堅果之王”,富含蛋白質、纖維及多種微量元素,對心臟健康有益。然而,即便是如此健康的堅果,高血脂患者也需適量食用。因為杏仁同樣含有較高的脂肪和熱量,過量攝入可能導致能量過剩,轉化為脂肪儲存在體內,進而加重血脂異常。
那麼,高血脂患者就不能吃堅果了嗎?當然不是。關鍵在於科學選擇和適量食用。老劉建議高血脂患者在選擇堅果時,優先考慮富含Omega-3脂肪酸且相對低脂的堅果;同時,注意控制每日攝入量,一般建議不超過一小把(約30克);此外,儘量選擇原味、無添加或少添加的堅果產品,避免額外的鹽分和糖分攝入。
http://m.zkjkgc.com/news.php?id=17368&m=2
在養生觀念日益深入人心的當下,關於飲食與健康的話題總是能引起廣泛關注。有傳言稱年過 60 不能吃核桃,甚至有醫生直言不想抬進醫院,3 種堅果最好少吃。然而,事實真的如此絕對嗎?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堅果對人體的益處。堅果類食物富含優質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以核桃為例,它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血管健康有著積極的作用,有助於降低膽固醇、改善血脂狀況。同時,核桃中的維生素 E 等抗氧化物質能夠幫助抵抗自由基對身體細胞的損害,延緩衰老過程。對於 60 歲以上的人群來說,適量攝入堅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維持身體的營養平衡,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那麼,為什麼會有年過 60 不能吃核桃以及某些堅果要少吃的說法呢?這可能是因為部分老年人存在特殊的身體狀況。比如,有些老年人患有嚴重的消化性潰瘍,堅果類食物相對較硬,在消化過程中可能會對潰瘍面產生刺激,加重疼痛不適。還有些老年人可能伴有嚴重的膽囊炎、膽石症,堅果中的脂肪需要膽汁來消化,過多攝入可能會誘發膽絞痛。另外,如果老年人存在吞咽功能障礙,較大顆粒的堅果在吞咽時可能會造成嗆咳甚至窒息的風險。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所有 60 歲以上的老人都要對堅果敬而遠之。對於身體健康、沒有特殊消化系統疾病和吞咽問題的老人來說,適量食用核桃等堅果是完全可行的。在食用時,可以將堅果碾碎或者選擇一些堅果醬,這樣既可以方便食用,又能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
除了核桃,所謂的 “3 種堅果最好少吃” 可能包括夏威夷果、腰果等,它們往往脂肪含量較高。但這也並非絕對禁忌。如果老人的身體能夠耐受,在控制總攝入量的情況下,偶爾享受這些堅果的美味也是可以的。比如,每次可以食用 10~15 顆夏威夷果或者一小把腰果,每週食用 2~3 次。
總之,年過 60 並不意味著不能吃核桃以及要完全摒棄某些堅果。關鍵在於根據自身的健康狀況進行合理的選擇和適量的食用。在飲食方面,應該保持多樣化和均衡,不要輕易被一些片面的說法所誤導。同時,老年人還應該定期進行體檢,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在醫生的建議下制定適合自己的飲食計畫,讓堅果在健康的晚年生活中發揮其應有的營養作用,而不是盲目地將其拒之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