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7036247
張忠謀也說,「但另一方面為了國安因素讓製造業回流美國與供應鏈韌性,我想自由貿易還沒死透透但也瀕危,這對晶片業完全沒幫助、是成本上升,晶片原本無所不在,它將會成長停止或趨緩,這就邁入了不同的賽局。」
張忠謀本(7)月4日,出席工商協進會演講時,再針對全球化給出了新的定義,他認為全球化原本的定義是「各持經濟比較優勢的分工合作」,但現在已演變為「國家安全科技領先」及「經濟領先」,凌駕全球化之上,美國與中國的關係已定調為 「競爭高於合作」,張忠謀最後反問在場的工商界大老,這樣還能算是全球化嗎?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business/blog/3012706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4日應邀出席工商協進會發表專題演講時指出,全球20年致力目前全球化的趨勢,已經被重新定義。他說,目前全球已將全球化重新定義為「在不傷害本國國家安全、不傷害本國現在或未來科技經濟領先條件下, 允許本國企業在國外牟利 ,也允許外國產業及服務進入本國。」但張忠謀在簡報最後,反問在聆聽的工商界大老,這樣的演變下,還能算全球化嗎?
張忠謀雖未在專題演講最後,針對「全球化新定義」做出結語,其實也是延續去年12月他出席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廠舉辦的移機典禮致詞時,說出「全球化已死!」再次完整詮釋。
張忠謀說,全球化是早期各國不顧國界, 追求商業利潤及承擔商業風險,致力追求的目標,包括後來美日很多專家學者出書,強調「世界是平的」,但也只有在2010年達到全球化最好的狀況,未能真正達到全球化最高境界。
張忠謀說,全球化有好的影響,如幾十億人民脫離貧窮 ;幾乎所有國家生活水準都有大進步。但也有不好的,例如收入和財富集中加劇;人與人之間或國與國之間不平等加劇。
張忠謀並舉例說他在德儀任職時,當時德儀執長在召集主管舉行經營會議、評選排名前100位主管時,就提出說明公司將給予這前100位主管員工選擇權及公司的規畫,當時他說若是執行長退休,估計可領到1,600萬美元,他的評比排名第三,估計做到退休可領800萬美元,但當時離退休還要做相當久的時間。
張忠謀說,當時的1600萬美元已經相當多了,但和排名50萬以後的落在25萬到35萬美元,落差也是很大。張忠謀接著說,隨著全球化發展愈好,很多公司現在執行長一個月薪水都超過1600萬美元。
張忠謀說,全球化造成很多國家中產階級被弱化,或失去很多工業機會,例如美國鋼鐵、汽車、成衣相繼外移,甚至沒有了,這些人感受不到全球化的好處。
從國家的角度,張忠謀也以格雷厄姆・艾利森所提出的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解釋一個既有強權,看到急起的強權,會展開壓制或發動戰爭的行動。
張忠謀指出,美中衝突擴大,就是修昔底德陷阱的寫照,只是目前雙方並不以發動戰爭為前提,透過禁止若干高科器械或通過《晶片與科學科案 CHiPS 》,及提高關稅等,強化本身或削弱對方競爭力,達到軍事或經濟領先。
張忠謀強調,美國種種措施,都是反全球化,尤其去年12月拜登政府參加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廠移機典禮,高喊:「美國製造回來了,工會也跟著回來!」他聽了很刺耳。
張忠謀說:「全球化的基礎是『各持經濟比較優勢的分工合作』,但現在已演變為「國家安全科技領先」以及「經濟領先」的重要性 凌駕全球化之上,美國與中國的關係已定調為 「競爭高於合作」。
張忠謀說,美中兩國已重新定義全球化為「在不傷害本國國家安全、不傷害本國現在或未來科技經濟領先條件,允許本國企業在國外牟利,也允許外國產業及服務進入本國。 」。「但這樣算全球化嗎?」張忠謀雖沒說答案,但他說「全球化已死、自由貿易快死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