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sohu.com/a/684788595_121124765
清末,於1904年舉行了最後一次會試(考進士),其試題抄錄在下面。
第一場:史論五篇。
1.周唐外重內輕,秦魏外輕內重各有得論。
2.賈誼五餌三表之說,班固譏其疏。然秦穆嘗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說亦以戒單于,其說未嘗不效論。 (注:①五餌三表,是賈誼提出針對匈奴的策略,核心意思是主張用和平手段瓦解敵人。②中行說Zhōngháng Yuè,漢文帝時太監,因陪送公主到匈奴和親而投靠匈奴,極力勸誡匈奴不要看重漢朝的瓦解政策。)
3.諸葛亮無申商之心而用其術,王安石用申商之實而諱其名論。 (注:指諸葛亮沒有申不害和商鞅心狠卻想立刑名來治國。王安石改革制定了十分嚴厲的規定,但是為了不背負惡名,不承認自己用的是法家學術。)
4.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賢才與參謀請于私第見客論。 (唐德宗朝,宰相不敢私下議事,裴度為了謀劃打擊強大的割據藩鎮,奏請私第見客,獲准。)
5.北宋結金以圖燕趙,南宋助元以攻金論。
第二場:各國政治,藝學策五道。
1.學堂之設,其旨有三,所以陶鑄國民、造就人才,振興實業。國民不能自立,必立學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愛之心、自養之技能、必需之知識,蓋東西各國所同。日本則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鑄國民之教育也;講求政治、法律、理財、外交諸專門,以備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設農、工、商、礦諸學,以期富國利民,此振興實業之教育也。三者孰為最急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實。盍縷舉近百年來歷史以證明其事策。 (注:泰西,泛指西方國家。)
3.日本變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國以日強,埃及用外國人至千餘員,遂至失財政裁判之權而國以不振。試詳言其得失利弊策。
4.周禮言農政最詳,諸子有農家之學。近時各國研究農務,多以人事轉移氣候,其要曰土地、曰資本、曰勞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實資智識。方今修明學制,列為專科,冀存要術之遺,試陳教農之策。
5.美國禁止華工,久成苛例,今屆十年期滿,亟宜援引公法,駁正原約,以期保護僑民策”。
第三場:四書、五經。
首題: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語出《大學》)
次題:中立而不倚,強哉矯。 (語出《中庸》)
三題: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 語出《周易》)
簡評
清末最後一次科舉考試試題,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考測範圍涉及史論、策論、方法論、內政、外交、軍事、經濟、教育、法律等,基本涵蓋了讀書人經邦治國的各個維度; 二是既有理論基礎題目,也有實務應用題目。其中,第三場考試的四書五經應該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因為這是我國古代讀書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回答前兩場的任何一題,都需要精研四書五經,才能夠提供源源不斷的思想基礎。 三是考題的時代感很強。清中後期,歷經兩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起義、洋務運動、維新變法,以及多次不平等條約,直至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大清王朝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內政外交力不從心。此次科舉考試,緊扣時務,體現了非常實用的傾向和意圖。 四是世界眼光,第二場考試五道題中,有四道題與日本、美國、埃及有關,並且都指向了中國的治國策這個落腳點上。 五是辯證精神,這實際是考察讀書人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並非單純考察其辯才的。幾乎每一道題,都要求應試者具有強大的辯證思維能力,才能正確地展開思考與討論。
清末最後一次科舉考題,都是主觀題目,沒有一道客觀題,就是說,答案不在書上,而是應該在頭腦之中。考題廣泛涉及古今中外,應該說沒法押題。浩如煙海的中華文獻典籍,押住一道題,簡直就像從大海裡面準確取出一滴水一樣困難。我們現在考大學,考高中,有一個惡習——押題!很多教育機構和學校,宣稱自己壓住題了,我覺得不是走漏風聲,就是瞎忽悠。要是真能押住題,還要出題的幹什麼?要是真能押住題,還用得著好好學習嗎?押題這種做法,既造成了學生和家長的依賴和投機心理,也對考試結果的公平性產生了破壞作用。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育的目的,是教給學生方法和思維,培養情操和眼界,從而能夠正確地分析和解決問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