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ovni1368.pixnet.net/blog/post/399546040

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5079

關帝廟正殿除了主祀關羽外,一般隨祀關平、周倉及坐騎赤兔馬神位,而後殿則是供祀關帝爺先祖的三代廳,其制完全仿照孔廟前方大成殿、後側崇聖祠格局配置,為清代官方尊崇關帝祀典的表現。臺灣地區的關帝廟以「府級」的臺灣府關帝廟(今臺南市祀典武廟)層級最高,也最著名,屬三進落建築格局。 

https://m.xuite.net/blog/a6607032000443/twblog/133531879

馬稠後關帝廟原名為文武聖帝廟,主祀關聖帝君。根據廟內沿革指出相傳其為漳州人士魏誠於清順治18 年(1661)自大陸奉請關帝金身抵臺後,擇地於關帝廟山(今內角里圓環處)立廟奉拜。然根據《白河鎮誌》的說法,其建廟時間據推測約當在康熙中葉以後,即漳州先民魏誠到該地墾荒所建之廟。關帝廟初建之時並不在現址,據說是在關帝廟山,即今將軍山在偏東,被當地人俗稱為「鳳梨山」之地。

嘉慶24年(1819),當時擔任清太師太保的王得祿將文武聖帝廟遷建於今址,並重塑關聖帝君金身。道光27年(1847)王得祿不僅捐獻修廟,還發起信徒共同集資300元。清咸豐5年(1855),為凝聚信眾虔心,結合地方人力,爰由時任臺灣鎮標中營守備曾飛龍依據信眾部落,區隔為天字、地字、人字、和字四角頭,輪流祭拜,並將其主管隆恩莊租務中的定抽租段獻給關帝廟,且詳列定抽獻入租段與抽納情形,以為油香,長奉勿替。而地方士民則將曾飛龍的告示勒石,以茲紀念。

image

image

但見關帝廳擴建,日新月異、今非昔比!廳前立有兩塊石碑:道光、咸豐年間所刻。說明:「武廟」俗稱關帝廟。

光緒2年(1876),由番仔寮的張周禧、王朝芳,以及馬稠後的魏志忠、魏疎生等15人發起關帝君會。明治38年(1905)日政府進行土地調查之際,神明會地下的土地由各業主分配後,始由施大港一人負

擔該會的維持費。

明治39年(1906)關帝廟在大地震中崩壞,馬稠後的保正等人發起各庄頭的信徒募款2仟元重建。明治42(1912)再由魏有志、施大港、林拱等人參與重修。戰後,曾於民國49年翻修,民國60年將原管理委員會改組,成立財團法人。民國75年又重建。馬稠後的祭拜聚落可分為天、地、人、和四大字,「天」指的是草店里內所有庄頭;「地」指的是甘宅里所有庄頭及竹門里的番仔園、溪州、九甲園;「人」是指崎內里頭前溪、芎蕉宅、越仔厝、嘉義縣水上鄉忠和村石仔缸、義興村紅毛寮、溪州仔;「和」是指內角里內所有庄頭。四字聚落輪流祭祀,每年由一字聚落主導,並統籌一切祭祀慶典事宜。大抵在頭前溪以北,八掌溪以南的範圍皆屬於關帝廟的祭祀圈。

每年除農曆的正月12日到13日關聖帝君忌日暨昇天、6月24日關聖帝君誕辰由廟方主辦之外,每年7月27日中元普渡,則依循舊例,由天、地、人、和四部落輪流舉辦,廣陳牲禮果品祭祀孤魂,並舉辦遶境活動,場面盛大每使廟埕擁塞不通,蔚為村里中年度之一大盛事。

除了普渡活動的參與之外,天、地、人、和四部落的信眾亦有遴選廟內董事長、董監事、幹事、信徒代表等職務的權利,並有優先於境外人士參予頭家、爐主的機會。非但如此,四部落內的角頭廟若是有進香或是神明聖誕等熱鬧活動也都會邀請馬稠後關帝廳的關聖帝君前往參與,顯見其居於地方領導及尊崇之地位。不過,關帝廳雖和境內的廟宇往來熱絡,但相對於境外的活動參與卻相當較為薄弱,甚少有進香,近幾年來較大的對外活動也只有民國97年到大陸山西、河南省的參香,形成相對封閉的地域性廟宇性格。

另外,根據馬稠後關帝廟的路關牌顯示,其遶境的範圍包含了大埔、橋頭、大厝、下面厝、溪州仔、番仔寮、甘宅、崁頂、過溝仔、埤角、半路店、草店、山子前、祖厝、頂墘、內角、糞箕嵙、瓦窯坑、土人頭、石仔坑、紅毛寮、陳厝、溪州、關帝廟等。而根據筆者自行的訪談,其遶境路線為大厝、溪州仔、番仔園、芎蕉宅、照安宮(過夜)、甘宅、崁頂、過溝仔、埤角、半路店、草店、山子前、祖厝、埤墘、內角、檳榔宅、糞箕嵙女媧廟(過夜)、土人頭、瓦窯坑、石仔坑、水上、紅毛寮、溪州、借路詔安厝、關帝廟等。相較之下,這間隔10年的遶境範圍差異並不大,多以今行政區劃分上的草店里、內角里、甘宅里及嘉義縣境內水上鄉的部分庄頭為主,惟後來有新增崎內里部分庄頭。

道教以宮、觀、廟、府、殿、壇為道士及女冠奉祀神明與闡揚教義之所。神稱天尊、上帝、大帝、帝君、真君;女神則稱元君、娘娘、母、后、妃、夫人;護法神稱靈官、天君或元帥、將軍;瘟部神或保境神多稱王爺、千歲。信徒已傳度或奏職為入教之階,號稱三清弟子,高道則稱真人、先生、○○子或仙子,神職人員名為○○仙官或仙卿,用法號,但須冠上本姓,以拱手為禮,教儀稱齋醮,不尚血食之祭。修行者功行圓滿過世時,稱為飛昇或羽化。

不論是何種宗教,安僧(尼、道士)之處,即為寺廟。通常佛教稱寺、道教稱宮,而諸如宮、殿、廟、祠、壇、觀、堂、寺、庵、巖等稱呼則分別有一定的規則。

其中,「宮」為舊時皇室所住的地方, 王爺、妃、后等級的神祇的廟宇 可稱為宮,如天后宮、行天宮、代天宮、廣福宮、保安宮、指南宮、三清宮。

「殿」是指以前皇帝辦公的場所,屬於 帝王等級的神祇的廟宇才 稱為殿,如 北極殿、武聖殿、天台殿。

「廟」則是通稱名詞,如天公廟、仙公廟、土地公廟、有應公廟等,等級沒有一定。

「祠」是指規模不大的廟宇,或供奉忠魂的廟宇也可以稱祠,如福德祠、懷忠祠。

「壇」指高於地面的祭台,或民間私人所有的廟宇稱為壇。如、天池壇、台南天壇。

「觀」是道教對廟宇的正統稱謂,如元清觀、太極觀。

「堂」是齋戒的佛堂或中、小型廟宇。如報恩堂、覺元堂、西鎮堂。

「寺」是一般佛教的廟宇稱呼,如龍山寺、海會寺、開元寺、鄞山寺。

「庵」是專指女尼拜佛的廟宇,如水月庵、海憲庵、廟連庵。

「巖」是指近山或建於山沿的佛寺,或稱「岩」,如虎山巖、清水巖、泰興岩。

其他還有「府」、「亭」、「館」、「社」、「院」、「閣」、「精舍」、「塔」、「園」等等,儘管名稱不同,作用卻是一樣的。 以避風避雨為基,以崇敬神祇為念。廟宇的建築,主要是單一建築物或多重建築物的集合,集合的方式則稱為廟的「格局」。有些是單一棟建築,有些是三合院、四合院,或稱為二進、三進等等。

      並非所有的寺廟都是佛教,嚴格說來,佛教稱「寺」、道教稱「觀」,在台灣道觀比較少見,而幾乎是所有佛教道場都是寺。

台灣民間信仰並沒有嚴密的教派組織或教團,崇拜多為地方信仰中心的宮廟(公廟、角頭廟、庄頭廟)、神壇、家廟、宗祠等為主。最常見的名稱為「宮」(例如朝天宮、天后宮、鎮瀾宮等)、其次為「堂」、「府」、「廟」、「殿」、「院」等等。 臺灣自明末清初以來的寺廟與移民社會、經濟、文化有密切之關係。民間信仰或佛、道教寺廟之建造都有其必然的背景。民間信仰的寺廟最多,其保佑的性質與範圍亦廣,海神或水神有媽祖廟及水仙王廟;神農有神農大帝及五穀王廟;土地神有城隍及福德祠;商業神有關帝廟;瘟神有王爺廟及五帝廟;另外還有三山國王廟、風神廟、藥王廟、大眾爺或義民廟。這些寺廟各有所職,能滿足信徒不同需要。道教方面,有玉皇宮、三官大帝廟、玄天上帝廟及一些通俗的中壇元帥、孚佑帝君、丈昌廟及註生娘娘廟等,這些亦有其特定的保佑對象。佛教方面,除了純度較高寺院齋堂外,還有地藏庵及祖師廟。儒教則多為官建廟,如文廟、文昌祠五子祠及卿賢名官祠等。 
當信徒將佛、道、儒及通俗化的佛道神明納入一個類似金字塔的組織結構後,就仍仿造人的社會,定出神明的高低尊卑序格,即所謂的神格,並多以擬人化的敬稱。從君臣或軍事領袖或家庭輩份等關係來尊封祇。計有帝、君、后、王、公、爺、元帥、將軍、侯、太子、真人、夫人、母、娘、媽、姑等多用於通俗通教。佛教則有佛、菩薩、祖、師、等。這些等級也將決定原廟之規制與格局。中國古代已有「天子開五門,大夫開三門,庶民開一門」之規矩,從門數之多寡來判定建築物之規模。依中國建築之傳統,祭「國」與「天地」相通處曰「殿」,「家」與「天地」相通處曰「堂」。祭天地之神用「壇」,祭人鬼的用「廟」,祭一姓之處曰「觀」,祭道教神明的日「觀」,拜佛教神明的為「寺」。這些區別在後代常被混用。 

台灣寺廟的廟名 

臺灣的寺廟在建築物規制之名稱,據統計有二十種以以上之多,有些名稱只限定道教用,大體上仍有區別。現分別說明如下: 

(1)壇-本為用祭天地之處,如天壇、地壇,以本土築高台而成。清代臺灣有不少社稷壇、山川壇、厲壇或風雲雨壇,今皆不存。現在稱為天公壇者,已非高台形 成,如臺南天公壇。 

2)廟-古時多指宗廟,如太廟、文廟、武廟亦用之。並與祠合稱祠廟。 

(3)寺-原指官舍,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僧人所居之所才稱為寺。臺灣只要冠以寺 為名者,均為佛寺,如龍山寺、寶藏寺。 

(4)觀-本指宮殿之高大門闕,後專指道士之居所,稱為道觀。彰化城內的元清觀 是臺灣建築最宏偉的道觀。 

(5)殿-高大的帝王居所或供佛祀神屋宇為殿,在一組建築群中,最重要且高大者,如佛寺的大雄寶殿,孔廟的大殿。臺南有北極殿。 

(6)祠-祠多指祭祀祖宗或先賢之建築,如宗祠、祖祠等。臺灣的祠用得很廣,孔 廟裡有崇聖祠及名宦祠。彰化現仍有一座節孝祠。 

(7)堂-指正室而言,一組建築居中之處,如民宅裡的祖堂。又與殿並稱為殿堂。台灣寺廟用堂名的亦不少,如台南擇賢堂、報恩堂等,齋堂喜用之。 

(8)宮-王者所居謂之宮,轉為祀神處時,凡神格在帝后或王爺級,皆可冠上宮。 如台北保安宮,北港朝天宮或一般的人天后宮。 

(9)亭-原指一種讓人停集休息之建築,轉用為寺廟名稱,台灣多用於佛教寺廟, 如觀音亭。 

(10)廳-堂屋也稱為廳,台灣用得少,台南有關帝廳。祀武將者多用之。 

(11)府-古時所居曰府,府第並稱。台灣以王爺廟代天府最普遍。 

(12)院-古時稱官廨,轉用為書院、寺院。台灣多用於佛寺齋堂,如新竹淨業院、仁德靜修禪院。 

(13)庵-原指結草為屋,轉用於僧尼奉佛屋舍。如各地的地藏庵,獅頭山有海會庵及萬佛庵。 

(14)館-古時指客舍或宏屋,鹿港的金門館及馬公的銅山館、提標館除了供奉神明,亦兼為會館用。 

(15)巖-凡是以山窟為寺廟者,或位於山崖處據險而築皆可冠以巖。如台北泰山巖、彰化花壇虎山巖。另外尚有冠以山或洞者,如獅頭山靈霞洞、水濂洞。 

以上十五種名稱是台灣慣用者,另有軒、閣、樓、園、社、公厝、寮及福地等,大都並非大陸原廟名,而是在台灣因地制宜,配合寄放屋宇之形態而取的,如媽祖樓,日久也就成為正式的名稱了。 

對各種寺廟建築之規制形式有了輪廓式之了解,那麼與高低神格是否具有一種互相匹配的對應呢?一般而言,歷史悠久且較具重要的寺廟都能符合對應的原則,亦即帝、君、后、王等高級神格的神明都享有「宮」、「殿」、「觀」、「壇」等名稱。而較低神格的多用「祠」。佛教的高級菩薩如釋迦牟佛或觀音多用「井」或「堂」。 

然而,寺廟的名稱並不是最重要的,在台灣的寺廟建築史上,門的數口及殿堂的進數、高度及方位才是關鍵,低級神祇不能逾越,若逾越本身之神格,必須有特殊貢獻或經過追封,否則被認為是不當的。五門廟是最高級的,但近年北港朝天宮左右各增一門,已成為七門人廟了。幾座年代古老且較著名的五門大廟有台南、彰化及台北的孔廟,鹿港龍山寺及天后宮、台北艋舺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台南開元寺、南鯤鯓代天府等。至於三門的寺廟,數量最多,年代較古的具代表性的有台南大天后宮、祀典武廟、嘉義城隍廟、彰化元清觀、威惠宮、節孝祠、關帝廟、台中樂成宮、林祖廟、大甲文昌宮、新竹城隍廟、台北艋舺清水祖師廟及淡水龍山寺、福佑宮等。只有單門的廟,大都是福德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niks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