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ADR20180413意外大跌2.7%, 蘋果不想多付成本採購台積電採用EUV技術的晶片 |
台積3月營收突破千億, 但首季營收以新台幣計價未能達標 |
20210116
一、 台積電昨日舉行法說會,宣布資本支出將達250至280億美元
二、 台積電的決定可能是受到三星(Samsung)的競爭威脅影響,而且這筆支出的相關收入很可能到2022年下半年才實現,加上利潤率下降,對他來說,收益將承受壓力。 (也就是說被逼的)
三、 台積電的第1大收入是生產iPhone的晶片。 現在收入多元化,且雲端架構產生巨大影響,很難預測雲端的收入貢獻。
四、 Hosseini稱,他對台積電12個月的目標價格為425新台幣,比週四的收盤價低約28%。
五、 馬利表示,目前費半指數的位置,在過去200週均線多了近100%,而佔SMH ETF比重近14%的台積電,其相對強弱指數(RSI)為90,顯示其為「史上最超買」,或許該「有所回檔」了。
2021/01/23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419850
《彭博》報導,季辛格週四亦說晶片製造「是一項國家資產,英特爾為了科技產業、美國科技發展必須維持健康狀態,此機會將不可置疑地把英特爾和美國推向技術領導地位。」因此外包台積電一事季辛格語帶保留,僅說雙軌制生產下雖有部分代工,仍以自製為主。
然而華爾街並不喜好這種論調,反認為英特爾應以利潤為主,採用能快速提升製程、產量的發展策略,尤其是先前已有10奈米晶片拖延多年的先例。由於市場認為英特爾自製又將遲滯數年,落後對手並帶來數十億美元的額外成本,週五股價暴跌9.29%。
製造留在美國
英特爾仍在美國製造許多晶片,並在奧勒岡州、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都設有工廠。報導稱,如果英特爾依照華爾街的期待,將生產外包給台積電,美國將又失去一個主要先進製造,並將更多關鍵技術轉讓給台灣,隔壁便是同樣積極搶食半導體市場、且對台灣不友善的中國。
https://www.storm.mg/article/3619172
台積電即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5奈米晶圓廠,對此,楊應超直呼( 亞洲硬體分析師楊應超在《文茜世界週報》節目中指出 ),從商業或科技角度來講都不太合理,因為通常科技公司到當地設廠,就是要服務當地客戶,台積電做的是產業鏈前端的晶圓代工,「做完之後還要運回台灣做封裝測試,再運到中國做組裝,再運回美國不是很奇怪嗎?」因此楊應超猜測,「有點是美國政府逼去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