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Articles/Details?Guid=ee4b1ca4-8fd3-4e97-b1f2-dae2fb371299&CatId=9&postname=%E9%A0%98%E5%85%88%E5%85%A8%E7%90%83%20%E7%84%A1%E8%97%8D%E5%AE%B3%E7%87%AD%E5%85%89OLED%20-%E6%8A%97%E8%97%8D%E5%AE%B3%E5%B0%88%E5%AE%B6%E5%91%A8%E5%8D%93%E7%85%87

問起周卓煇如何研發出這項領先全球的發明,他笑著說:「OLED照明的技術很困難,所以要多鼓勵學生,只要實驗有一點變化就稱讚他們,留意意料外的現象,而且永不放棄!」團隊在2009年先研發出「類太陽光」,他們調整了電子氧化的障礙,讓光可以同時在不同的發光層發光,此外,也在原有的紅色與藍色發光層,多置放一層太陽光互補色的綠色發光層。後來,再於2012年開發出燭光OLED。

這兩項發明都獲得專利,問世後也吸引國際關注,2010年,全球第一位發明白光OLED的日本科學家城戶淳二,特地到清華大學與照明團隊交流;2015年,製造OLED面板的韓國大廠LG化學公司來台拜訪;同年,還獲得國際暗空協會的年度「照明設計獎」。

這項發明在經濟部計畫補助下,清大與台灣的智晶光電開發量產技術,不過因為OLED的研發費用昂貴,一公克高達三~五萬,因此台灣的光電大廠友達、奇美、東元早在2006年紛紛退出這個市場,若要將燭光OLED商品化,需要國際大廠的合作,幸運的是,2018年,在南京第壹有機光電公司的協助下,清大正式發表全球第一盞燭光OLED檯燈。

推廣好光是使命

曾因為是全台最晚有電力供應而被稱為「黑暗部落」的司馬庫斯,其實也遭受光汙染,周卓煇有次上山時,發現當地夜晚的自然景色與星空,被路燈的強光遮蓋,與牧師討論後,計畫以燭光OLED燈替換。

在共營制的司馬庫斯部落,周卓煇先在教堂裡提案,向村民介紹燭光OLED與其對生態的好處,取得大家同意後,才開始動工。不過,將燭光OLED安裝在大自然中,有更多細節要處理,像是防水的燈罩就是一大挑戰。經過四年的停頓與調整,大約300台燭光OLED三瓣燈掛上部落樹幹。

部落長老優繞.依將回憶燭光OLED被點亮的那刻,「我心裡真的很感動,彷彿看到小時候爸爸跟部落的長輩點亮五葉松松脂的感覺,很溫柔。」他希望透過司馬庫斯的嘗試,讓更多人知道好光對人體與環境的重要。

對周卓煇而言,除了好光還不夠,擁有抗藍光的知識與工具,才能達到真正保護。因此,他出版專書《擁抱暗黑》推廣用光的正確知識,也開設臉書粉專「抗藍害專家」,在影片中分享用光與睡眠的醫學觀念。他使用清大的專利研發「藍害量化光譜儀」,來量測辦公室的燈、LED檯燈,告訴民眾在特定亮度的藍光下,對眼睛的傷害、對褪黑激素的影響、眼睛最長使用時間等量化數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niks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