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33636
比爾蓋茲、貝佐斯變美國田僑仔 富豪們瘋狂收購農地的祕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U1XSr-DsqI&ab_channel=%E8%B2%A1%E8%A8%8A
美國《富比世》雜誌在2021年1月中報導,當今美國最大的農田地主是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出口國 ,比爾.蓋茲除了長期占據全球首富的位置,又是美國第一大農場地主,持有的農地總面積高達24.2萬英畝。美國很多大富豪都瘋狂買地,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也買了林地、牧場、農地合計超過42萬英畝。
2011年,全美前100大地主持有土地3270萬英畝;到了2021年,前100大地主持有土地4210萬英畝,顯示全美國的土地正在快速集中化。美國農業部的資料顯示,全美約有30%的農田由非農民持有,有39%是出租農地,這大約是9110萬英畝,換算回來,出租農地約有7成以上由農地投資客專門收租,目前的美國農地平均收益率約為2.5%,比30年美國公債1.94%的殖利率還高。
為什麼超級富豪突然瘋狂買農地?美國排名第17大地主的Thomas Peterffy上CNBC,他認為土地與農地是很好的投資,沒有折舊,不會過時,有持續性的收益。從1970年代農地1英畝約1000美元,至2020年底農地均價約1英畝3160美元,中間只有2009年與2016年些微回檔,其他都是一路上漲。除此之外,每年還有超過長期公債的收益率,以穩健投資組合的角度觀察,每個退休基金或壽險基金應該都要多少投資一點農地,才能有效提升投資組合的夏普比率(Sharpe Ratio)以及絕對收益回報。
農地投資僅僅是很好的投資嗎?追尋長期2.5%的複合投資回報,能夠滿足比爾.蓋茲與貝佐斯這樣的人?為新的糧食美元時代布局才是他們最重要的考量。2021年的全球站在一個轉折點,石油美元時代即將結束,糧食美元時代準備開始。
石化能源過氣 阿富汗成棄子
打從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以來,全球貿易的基本架構是這樣,產油國賣油給美國,東亞國家製造商品,歐洲國家負責離岸資本交易與財富管理,美國則透過貿易逆差讓美元流向全球。美國的逆差愈嚴重,其他新興市場與歐日的經濟狀況就因為美元在外面愈多而愈好,這就是石油美元(Petro Dollar)帶來的繁榮。
在此同時,美國還肩負維持中東安全的責任,必要時介入產油國地區的軍事衝突,這些都是石油美元時代的特徵,它是過去50年全球繁榮的基礎。但是遇上新能源與電動車的時代,石化能源即將過時,油價再漲也是末日餘暉,美國不論是川普或拜登政府,對於維護中亞與中東的和平都不再有興趣,一面安排以色列代管中東秩序維護,一面擺爛撤軍阿富汗。
亞洲多個國家對進口糧食的依賴程度正出現結構性的上升,以日本為例,2020年的糧食自給率降至37%,相對於1960年代近70%,原因很多,飲食西化導致稻米生產減少,農民年紀嚴重老化,氣候變遷導致災難性的降雨量等等,日本農林水產省希望到2030年拉高糧食自給率至45%,但是困難重重。台灣也很類似,比起1961年107%的糧食自給率,近10年只有30%上下,農委會設定的40%一直回不去。
全世界能夠出口糧食的國家就那幾個,亞洲的越南與泰國出口稻米,美洲的美國、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出口小麥、大豆、玉米與肉品;歐洲的俄羅斯與烏克蘭出口小麥與大麥,其他除了澳洲,沒有可以大規模出口糧食的國家了。目前氣候變化導致水旱災,全球糧價上升到10年至20年的高點,但糧食庫存還是在低檔。
糧食庫存低檔 農田身價翻漲
美國這幾年跟其他國家談自貿協定,美豬與美牛一定會綁著談判,即使沒法立刻外銷,打通銷售管道的動作一直在進行,這其實都在為接下來的國際糧食美元時代作準備。在成為美國供應鏈夥伴的同時,賺到的美元用來向美國進口糧食。糧食美元時代的貿易,追求的是貿易均衡,美國不再會以貿易赤字的方式無限制供應(石油)美元給世界各國,因此接下來能受惠美國繁榮的只剩美國供應鏈的同盟國;世界上除了俄羅斯,其他糧食生產國都是美國政治勢力能夠影響,如果能說服俄羅斯協力合作,將是國際糧食美元體系成形的關鍵。
美元在各國外匯存底的比重跌破6成,匯率卻反轉上升。究其原因:石油美元不再流向全球,未來只有美國及少數國家能讓其他國家得到足夠的糧食,也只有少數的美國供應鏈國家能賺足夠的美元,糧食美元照顧不到的國家,未來不只通貨穩定是問題,有些國家甚至會沒錢買糧食。632期寫過小冰河期的麻煩,地球溫度週期性地下降而造成的糧食歉收是人類歷史長期的經驗,未來如果糧價持續上升,農田當然也會水漲船高;考慮新時代的到來,美國農田的投資更會增加在國際喊價的籌碼,想跟單比爾.蓋茲與貝佐斯的人,也許可以看看Gladstone Land Corporation(LAND US),這是美國第一大農田不動產證券。